聽新聞
0:00 0:00

分析/賴清德拋「創新經濟」!競辦人士揭做法:將台灣轉型為創新型社會

記者高逸帆/台北報導

賴清德會更重視人才創意與數位民主。(圖/記者高逸帆攝影)

▲賴清德會更重視人才創意與數位民主。(圖/記者高逸帆攝影)

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(3)日續推國政願景,主要著重在創新經濟的產業面,並提出7大主張。對此,賴清德競辦人士指出,所謂「創新經濟 智慧國家」,代表將更重視人才創意與數位民主。他說,在做法上,會由政府提供社會支持,營造有利創新環境,把台灣社會轉型為創新型社會。

賴清德今召開第四場「國家希望工程」國政願景發表會,主題為「創新經濟 智慧國家」。與會者包括競總國政召集人鄭麗君、青平台顧問朱敬一、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陳正然、台大財金系教授石百達、台灣智庫執行長呂曜志。

競辦人士表示,賴清德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模式,主要是想取代過去要素驅動,也就是價格競爭、低價競爭的發展模式,將重點放在培養人的能力與創意為經濟發展的核心,有創意才有創新與創業,然後匯集成經濟成長。

該人士指出,針對實際做法,會由政府提供各種社會支持,營造一個有利創新的環境,把台灣社會轉型為創新型社會,把國家的競爭力奠基於每一位工作者創新的能力。

該人士說,至於智慧國家並非新詞,早在賴清德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時,就公開宣示,透過科技的研發,以及擴大數位前瞻基礎建設,打造台灣成為智慧國家。

該人士指出,科技創新四大平台的規劃,包含「軟體研發平台」,著重發展軟體驅動的新科技產業,背後更有建立「數位民主」新典範的重大意涵。他說,相對部分專制極權國家,企圖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,建立「數位極權」體制,對其社會所有面向建立全面監控,台灣應該尋求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,共同推動以自由、信任與安全為基礎的「數位民主」新典範。

賴清德提出的7大主張包括「提升產業國際經爭力與韌性,讓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」、打造台灣成為智慧科技島、建構「以人為本」的智慧新社會、推動金融創新與發展、打造創新創業的雨林生態系、「發展護國群山,推動產業多元發展,創造包容成長」,以及發展綠色成長新戰略。

加入 @setn 好友 #新聞幕後

【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】藍委又扯國家機器!邀數位部、NCC、法務部、中華電信赴立院報告
大數據推薦
熱銷商品
直播✦活動
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,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,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,特別提出聲明。
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